粮食和物资学院的历史可追溯至1988年国家商业部设立的南京粮食经济学院粮食经济研究所2008年更名为南京财经大学粮食经济研究院,2020年正式成立粮食和物资学院。学院现有应用经济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应用经济学和工商管理学博士点、应用经济学硕士点形成了集博士后、博士与硕士研究生为一体的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历经三十余载,学院积累了深厚的学术底蕴和丰富的办学经验,成为国内高校中最早聚焦粮食安全战略、粮食流通与物资储备、粮食产业发展等研究领域的专门机构,为国家粮食宏观调控、物资储备管理、粮食政策科学化与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决策支持,在全国粮食行业领域享有广泛影响和良好声誉。

学院现有教职工23人,其中专任教师18人(高级职称教师占比78%)。构建了国家级、省部级多层次人才为引领的师资队伍,汇聚了农业农村部“神农青年英才”、全国粮食行业领军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江苏省“333人才工程”江苏省“青蓝工程”科技创新团队和中青年学术带头人、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江苏省“双创计划”人才等一大批高水平教师。2023年,学院“粮食安全理论与政策教师团队”入选第三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学院现有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教育培训基地、全国粮食安全宣传教育基地、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技术创新中心等国家级平台,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江苏省决策咨询研究基地国家优质粮食工程(南京)技术创新中心、南京财经大学粮食安全治理协同创新中心等其他平台。学院以平台为纽带紧密结合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深度参与国家粮食安全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形成科学研究-社会服-国际合作”全链条创新生态一是深化科学研究,学院承担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30余项发表国内外权威期刊论文16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20余部获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软科学优秀成果奖、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10余项,其中《中国粮食产后损失研究》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是强化政策智库服务,参与起草和论证国家、省市相关政策文件,承担横向委托课题100余项,撰写专题研究报告50余篇,多项成果获党中央、国务院及省级领导批示。是拓展国际合作网络,参与国际合作课题,为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世界粮食计划署(WFP)等国际机构提供专家咨询服务

学院“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着力培养兼具经济学理论、粮食和物资领域专长与国际视野的高层次复合型研究人才在国际合作与交流上,2025年,我院牵头申报的“粮食安全理论与政策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获国家留学基金委批准立项每年选派应用经济学专业大类的师生前往新西兰梅西大学开展访学交流或联合培养在就业上,毕业生就业去向呈现学术深造、政企就业的多元化发展格局,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达到95%以上硕士毕业生中,19.2%赴国内外顶尖高校攻读博士学位,30.3%进入政府机关/事业单位/高等院校工作,50.5%入职银行、券商、科技企业等博士毕业生则呈现更强学术导向,85.7%进入高校/科研院所,10.2%任职政府机关或国企央企。

                                                                                                                          (以上数据截止至2025年6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