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研粮论物”研究生学术沙龙第一期在艺术楼402会议室成功举办。本期学术沙龙我院2023级博士研究生梁福生、2024级硕士研究生李文杰和李郭航报名分享交流。梁福生就H-K模型推导以及其在农业领域的引入等内容进行了分享,李文杰和李郭航分别就已读论文《主体协同与合作减损:全链条粮食减损的内在逻辑和机制构建》、Determinants of agricultural diversification: What really matters? A review 进行了论文读后交流。高杨和韩经纬两位老师作为点评嘉宾,2023级博士研究生李文庆主持本次沙龙

梁福生首先介绍了资源错配模型及其在论文中的使用情况,提出《农业技术经济》期刊目前已有学者就农业领域的资源错配模型进行了应用。随后,从三个生产函数出发,就Misallocation and manufacturing TFP in China and India一文中有关资源错配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模型进行了推导。最后,就如何将全要素生产率拓展到绿色全要素生产率领域进行了方法讲解。在点评环节,韩老师提出可以在农业领域进一步扩展资源错配模型的应用范围,将其融入到农业生产和农业技术进步的实践中。这一建议深化了大家对资源错配模型的理解,并为大家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李文杰围绕论文《主体协同与合作减损:全链条粮食减损的内在逻辑和机制构建》从研究背景、理论基础和内在逻辑、全链条粮食协同减损的现实困境及长效机制构建等方面进行了分享交流。高杨老师指出,这篇文章从理论上分析了全链条粮食减损的内在逻辑,并结合中国的具体实践,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使大家对全链条粮食减损问题有了一个更加全面的了解。但高老师指出这篇文章并没有对全链条粮食协同减损的协同问题进行详细的阐述。韩经纬老师提出节粮减损还应该关注到相关利益主体的积极性问题带给与会师生新的思考

李郭航围绕论文Determinants of agricultural diversification: What really matters? A review进行了分享,他指出这篇文章遵照了PRISMA指南,以组合词搜索的方式搜集了来自发达国家的37篇文献共64个计量模型,并对模型及变量作出了描述性统计,确保了研究的严谨性和全面性。但这篇文章也存在一定不足,例如这篇文章仅使用了发达国家的数据。同时,计量模型主要采用了横截面数据,限制了对时间动态的考察。高老师就论文中提到HHI模型进行了互动交流

综上,本期学术沙龙取得了圆满成功。通过三位主讲嘉宾的精彩分享和两位老师的深刻点评,参会同学对农业领域的资源错配、全链条粮食减损以及农业多样化的决定因素等方面的内容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沙龙中的研讨和交流有效增强了研究生们的学术研究能力,也为今后从事科学研究以及论文选题与创作提供了新的思路。